用戶名: 密碼: [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為收藏]
風電資訊 光伏資訊 電力資訊 | 新能源汽車 生物質能 節能環保 | 煤炭資訊 石油資訊 天然氣資訊 | 企業黃頁 供求平臺 | 項目審批 智能信息
風電招標 光伏招標 技術數據 | 風電投資 光伏投資 電力投資 | 風電會展 光伏會展 電力會展 | 招商園區 專題報道 產業書刊 | 網絡動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閱讀

工信部:到2020年優勢產業示范基地提升至400家

添加時間:2016-08-19 11:06:36 來源:證券時報網

      18日,據工信部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等有關部署,進一步做好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創建和經驗推廣,在更高層次上發揮示范基地引領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集聚區規范發展和提質增效,推進制造強國建設,工信部制定了《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

    《意見》提出的目標為,“十三五”期間,示范基地培育、創建、提升體系不斷完善,啟動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計劃,示范基地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在我國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到2020年,規模效益突出的優勢產業示范基地從現有的333家穩步提升到400 家左右,發展一批專業化細分領域競爭力強的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形成10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基地。到2025年,示范基地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卓越提升計劃取得明顯進展,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基地成為我國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標志和支撐。

      全文如下:

     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建設的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發展新理念和新要求,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協同創新、集群集約、智能融合、綠色安全為導向,通過實施分級、分類指導,加強動態管理,創新體制機制,鞏固提升已有優勢,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不斷增強核心競爭力,構建從培育、創建、提升到打造卓越的示范基地體系,推動產業集聚區向示范基地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示范基地的支撐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堅持協同創新發展。鼓勵示范基地營造利于創新要素集聚和緊密協作的環境與平臺,加快技術產品、業態模式和體制機制創新,推動示范基地步入創新驅動的發展軌道。積極參與全球創新合作與產業交流,提高示范基地國際化水平。

      堅持集群集約發展。引導不同行業和地區示范基地進一步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差異化發展的產業集群。促進生產要素集約高效利用,提高示范基地投入產出強度和能源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堅持智能融合發展。加快推動示范基地與“互聯網+”融合發展,推進示范基地企業生產和園區管理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工業互聯網,積極培育智能制造新業態新模式,建設成為推進兩化深度融合發展的示范平臺。

      堅持綠色安全發展。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推動示范基地節能減排降耗,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構建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建立健全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產品質量追溯體系,加強應急管理,走綠色、安全、可持續的發展道路。

       (二)主要目標

      “十三五”期間,示范基地培育、創建、提升體系不斷完善,啟動示范基地卓越提升計劃,示范基地的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更加明顯,在我國工業經濟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中發揮更加突出的作用。到2020年,規模效益突出的優勢產業示范基地從現有的333家穩步提升到400家左右,發展一批專業化細分領域競爭力強的特色產業示范基地,形成10家以上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基地。

       到2025年,示范基地的核心競爭力和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卓越提升計劃取得明顯進展,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先進制造基地成為我國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標志和支撐。

       二、明確發展方向,提升示范基地建設質量和效益

       按照新型工業化發展新內涵和新要求,深入推進示范基地建設,提升發展水平,加快形成新型工業化發展新格局。

        (一)加強創新發展,增強競爭新優勢

        引導示范基地完善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構建各創新主體緊密協作的創新網絡,加快創新成果轉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探索新模式,培育新業態,實現發展動力轉換。依托國家級示范基地,開展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深度合作,加快建設一批產業技術基礎平臺和服務支撐中心,推動共性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形成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區域創新中心。支持示范基地采取品牌共享、合作共建、整合托管等方式,探索跨區域合作發展新模式,增強示范基地品牌輻射帶動作用,推動跨區域協同創新與產業鏈整合。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和主導作用,鼓勵示范基地企業承擔國家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任務、參與標準制定,引導企業圍繞創新發展開展并購重組,提高整合運用國內外創新資源的能力和水平。鼓勵依托國家級示范基地建設“雙創”示范基地,支持示范基地建立完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服務平臺,加強創新資源共享,推廣新型創業孵化模式,鼓勵發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

        (二)培育優勢集群,推動高端化發展

        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區域發展戰略的有關要求,圍繞《中國制造2025》重點領域,結合示范基地自身特點,有所為、有所不為,加快培育創新動力強勁、特色優勢突出、平臺支撐有力的產業集群,成為東部地區開放創新的新高地、中西部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跨區域產業轉移合作的主要載體。支持國家級和省級重大產業項目優先向示范基地集中,推動新興產業集群加快發展,傳統產業集群轉型升級。充分發揮產業集群內部合作機制,提升龍頭骨干企業帶動作用,強化專業化協作和配套能力建設,支持專特優精單項冠軍企業發展。推動示范基地加強質量品牌建設,打造產業集群區域品牌,提高區域品牌國際影響力。支持示范基地完善企業市場化退出機制,著力化解過剩產能,加快處置不符合標準且長期虧損的企業,推動產業集群優化結構,發展邁向中高端。促進示范基地產業集群與周邊地區建立更廣泛密切的合作關系,依托城市服務功能進一步吸引產業、技術、人才等資源集聚,以示范基地為核心樞紐,建立產業鏈條完整、產業組織結構合理、各環節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三)推動智能發展,引領轉型升級

       鼓勵示范基地向智能化方向轉型,加快推進示范基地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開展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試點示范,引領產業優化升級。國家級示范基地要率先推動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的發展和應用,支持有條件的示范基地建立工業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推動數據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共享應用,開展網絡實時診斷、流程優化再造、產品質量追溯、云服務等新型服務。加快新型網絡化智能工廠建設,發展網絡制造等新型生產方式,建立設計、研發、制造、銷售、物流及回收利用等全環節管理、全過程追溯的智能制造生產體系,加快推動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方向升級。鼓勵有條件的示范基地積極開展智慧園區建設試點,推動園區智能化管理,培育一批智能化水平較高的示范基地。


[1][2][3]

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