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為收藏]
風電資訊 光伏資訊 電力資訊 | 新能源汽車 生物質能 節能環保 | 煤炭資訊 石油資訊 天然氣資訊 | 企業黃頁 供求平臺 | 項目審批 智能信息
風電招標 光伏招標 技術數據 | 風電投資 光伏投資 電力投資 | 風電會展 光伏會展 電力會展 | 招商園區 專題報道 產業書刊 | 網絡動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閱讀

新手指南:海上風電投資

添加時間:2017-04-18 13:52:57 來源:彭博新能源財經

如今,歐洲海上風電項目的成本開始飛速下降,不斷吸引新投資者的加入,并刷新老投資者的固有認識。彭博新能源財經該篇研究報告基于對大量投資者的采訪內容,繼而探討這些投資者的能力與戰略、以及新進企業希望在未來拍賣中勝出的愿望。

 我們采訪了16家行業機構公司,探討內容包括他們的投資動機、目標市場、投資策略、偏好股份、資金來源、偏好合作方法及合同戰略等。在我們采訪的16家公司中,有11家為處于領先地位或正在迎頭趕上的海上風電股權提供商、2家為專業金融咨詢公司,還有2家為商業信貸提供商。

總體來說,股權投資者主要分為五種類型:電廠、項目開發商、油氣企業、機構投資者及供應鏈玩家。如今,所有投資者均開始對“試服役”階段的項目流露出濃厚的興趣,而在幾年前,參與海上風電容量交易的玩家還只有電廠和項目開發商。目前,機構投資者對風電容量的“直接建設風險”和“運營風險”,已經越來越適應,他們開始選擇直面“項目風險”,而非“合作風險”。

 盡管,這些投資者的投資戰略各有不同,但絕大多數均是看中了海上風電容量的大額資產與高投資回報率預期。電廠和油氣企業希望能夠發揮自身的技術背景,而供應鏈中的參與企業則對優化項目的融資可能性最感興趣。

 電廠、開發商和油氣企業均視“建造-出售-運營”模式為自己的退出機制。機構投資者將會在債務到期或再融資階段退出(“買入并持有”)。供應鏈中的參與企業則計劃先推動項目上線,而后盡快退出(“抽身走人”)。

盡管資產負債表融資仍是目前成本最低的融資途徑,但我們認為,如果能夠找到正確的交易結構和合同類型,未來的項目融資交易將獲得更多機會。

考慮到嚴峻的價格競爭、快速的技術飛躍以及確定項目管道的需求,股本和債務提供商均需重新思考他們的選擇,比如,在建設、合同與應急管理、運維及市場風險方面采用風險共擔模型。

 



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