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 密碼: [返回首頁]    [設為首頁]    [加為收藏]
風電資訊 光伏資訊 電力資訊 | 新能源汽車 生物質能 節能環保 | 煤炭資訊 石油資訊 天然氣資訊 | 企業黃頁 供求平臺 | 項目審批 智能信息
風電招標 光伏招標 技術數據 | 風電投資 光伏投資 電力投資 | 風電會展 光伏會展 電力會展 | 招商園區 專題報道 產業書刊 | 網絡動態
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閱讀

多部委發聲,新能源汽車有新消息!

添加時間:2022-03-29 20:00:36 來源:新浪網

       在26日舉行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2)上,來自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住建部等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透露了下一步推動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政策思路。

  在論壇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將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產能發展新能源汽車,確保項目建設規范有序,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布局,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


  整車企業現有生產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

  目前國內全國乘用車產能利用率剛剛過半,且仍有1000多萬輛產能還在建設當中。這一問題已經成為中國汽車產業長期健康發展的絆腳石。如前些年在煤炭行業面對的困難一樣,“關停并轉”落后產能在汽車產業也已經迫在眉睫。

  林念修指出,針對這一問題,國家發展改革委秉承的原則是:堅持全國一盤棋,著力優化產業布局。統籌布局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在尊重市場規律的基礎上依法依規加強窗口指導,強化統籌謀劃,優化產業布局,實化支持政策,有關地方和行業企業要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國家布局要求。

  具體而言,一是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原則,引導產業向發展基礎好、產能利用充分的地區和主體聚集,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二是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產業發展規劃,依托現有產能發展新能源汽車,確保項目建設規范有序,整車企業要突出重點布局,依托現有生產基地集聚發展,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產能布點。“新能源汽車一定要走(主體集中、區域集聚)這條道路,不能太分散,所以我們鼓勵一個重點企業要在一個地方達到一定規模再建第二個點,全國要統籌布局,不能遍地開花。”

  三是嚴格執行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加強新能源汽車違規項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規查處未批先建、批零建整、邊批邊建等違規行為。

  四是規范整車企業兼并重組,大力推動落后企業和無效產能退出,構建布局合理、發展有序、運行高效的產業格局。

  林念修表示,2022年開始我國已全面取消汽車領域外商投資限制,汽車等制造業領域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對外開放不斷深化,一批重大外資項目正在加快落地建設。

  將研究制定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

  林念修表示,創新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第一動力,行業骨干企業要以打造一流技術、一流品牌為目標,圍繞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和關鍵環節,加快技術研發和協同創新,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

  比如,鞏固鋰離子電池技術和產業優勢,加快發展鈉離子、無鈷、固態電池、燃料電池等新型電池技術,促進電池技術和材料多元化,建設完善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有效緩解稀有金屬、稀缺金屬資源供給矛盾。

  “我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促進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推動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林念修透露。

  對此,科技部副部長相里斌也談到,針對當前行業面臨的痛點和難點,組織力量開展攻關,采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支持有關企業研發高安全、全氣候動力電池系統技術,開展無鈷動力電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驅動電機等技術攻關,加強電池梯次利用技術研發,支持產業鏈上下游協同開展技術攻關、平臺搭建、標準制定、測試評價以及芯片上車等工作。

  加強鋰、鎳、鈷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表示,在供應鏈方面,電池材料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來已經背離了需求的增長,產生了一種非正常的增長。比如說碳酸鋰去年一年增長了10倍。

  “對于新能源汽車行業說起來,提升電池供應材料的供給水平,同樣也要依靠發展和管理,要圍繞著資源開采提煉、電池技術研發創新、回收利用系統建設來推動科技創新,特別是現在在電池研究上低鎳、低鋰、低鈷或者無鈷電池是發展的方向,同樣能夠達到相應的能量。同時要對鋰等原材料交易市場進行市場管理,在暢通國際物流的渠道和貿易流程化方面要加強國際合作,保障全球動力電池材料的供應。”萬鋼稱。

  林念修認為,統籌發展和安全是保障新能源汽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要強化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風險監測和研判,及時預警并妥善化解。要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作,發揮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強化產業鏈上下游供需銜接,保障產業穩定運行。

  具體而言,一是鼓勵芯片和汽車企業加快技術研發和協同創新。積極擴大車用芯片生產能力,努力提升供給質量和水平,有效化解車用芯片緊缺矛盾。

  二是加強鋰、鎳、鈷等資源保障體系建設,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加快構建開發采購并舉,國內國際互濟的多元化保供體系。

  三是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要始終將數據安全貫穿于新能源汽車發展全過程,著力構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法規標準和監管體系,汽車行業和企業要認真落實國家法規政策,加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完善風險研判和預警處置機制,逐步建立覆蓋研發、設計、制造、使用等流程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有效保障數據和網絡安全。

  深化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

  住建部副部長姜萬榮表示,將深化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試點。指導試點城市統籌規劃建設城市職能基礎設施的感知體系,明晰車、路、城等各自的功能定位和職責分工,開展智能公交、無人配送、智能環衛、智慧泊車以及城市隧道的積水預警、城市災害預警、地下空間監測等示范應用,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的標準體系,促進車城互聯互通。

  姜萬榮提到,堅持改造與新建相結合,充分利用已有的城市部件和設備,建設可重復使用、可兼容使用、可迭代更新的城市智能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投融資體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行,積極推動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的應用和迭代更新,努力通過技術創新,持續降低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成本。

  據悉,住建部、工信部于2021年4月、12月分兩批在北京、上海、重慶、深圳、廣州、武漢、長沙、無錫等16個城市開展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的試點。試點城市重點圍繞智能基礎設施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應用示范、“車城網”平臺建設、關鍵技術研發、標準體系構建等方面探索積累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模式和發展經驗,取得了積極成效。


日韩一级 片内射中文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