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聯經辦[2014]08號
關于開展“能源管理領域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崗位”
培訓班的通知
各有關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第五十五條規定:重點用能單位應當設立能源管理崗位,并報節能主管部門備案。能源管理負責人應當接受節能培訓?!度f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重點用能單位需設立能源管理崗位,聘請具備符合條件的能源管理人員?!豆矙C構節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公共機構應當設置能源管理崗位,實行能源管理崗位責任制?!逗贤茉垂芾碡斦剟钯Y金管理暫行辦法》中規定:申請財政獎勵資金的節能服務公司需擁有匹配的專職技術人員和合同能源管理人才,要具有保障項目順利實施和穩定運行的能力。針對我國目前缺少能源管理、審計、評估專業人才的狀況。我院特舉辦“能源管理領域中/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崗位”培訓班的通知。具體如下:
一、培訓內容
(一)能源管理:
1、國內外能源市場概況、能源法規政策、能源概論;
2、能源管理體系標準(GB/T 23331-2012)要點解析、實施指南(GB/T 29456-2012);
3、能源計量、能源統計、能耗定額對標、能量平衡等重點內容;
4、節能量和溫室氣體減排量計算方法;
5、能效對標與標桿管理、能效對標的方法與步驟和能效對標與節能管理系統的融合。
(二)節能評估:
1、節能評估和審查的依據和程序、主要內容和方法;
2、可行性研究報告中節能分析篇章內容范圍及深度要求、節能評估報告編寫及評審要求;
3、化工、水泥、冶金、建材、電力等行業及建筑節能評估報告案例介;
4、編寫節能評估報告如何對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研判(確定難易程度及價格多少)。
(三)能源審計:
1、能源審計的概念及發展,形式和內容;
2、能源審計的方法、程序、效果及能源審計報告的內容范圍及深度要求;
3、工業企業、公共機構能源審計案例及公共機構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特點;
4、安評、環評、清潔生產、工程咨詢、管理咨詢等機構如何開展節能服務工作。
(四)合同能源管理:
1、合同能源管理機制及節能服務公司的發展、項目線及實用技術介紹;
2、合同能源管理的性質和模式、機制的優點及風險;
3、節能服務公司審核備案制運作程序及經營模式與業務流程;
4、國家有關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財政和稅務優惠政策。
(五)碳資產管理:
1、 全球氣候變化背景及低碳政策剖析、碳交易和碳市場;
2、 低碳經濟轉型下對企業發展的影響;
3、企業碳盤查及碳清單編制、碳管理及低碳發展戰略制定與實施;
4、企業如何挖掘碳市場機遇、如何應對碳排放管控實施MRV。
二、培訓目的
為政府部門節能管理負責人提供專業支持,為企業培養專業型節能降耗管理人才,讓企業了解如何高效地利用能源、節約能源同時為分管節能工作的領導提供建議;幫助節能中介機構提供節能服務的能力;為有志于從事節能工作的人員早日具備資格條件。
三、參會對象
各地政府節能主管部門、節能服務公司、節能量審核機構、企事業單位的能源管理人員、萬家企業、設計院、咨詢公司、節能培訓機構、監測部門、審計單位的相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及工作人員、銀行、金融證卷、投資評估項目經理等;循環經濟教科研單位的相關領域技術、工程人員、節能及環境交易所相關人員等。
四、培訓時間、地點及費用
貴 州 2014年03月20日—03月23日 (20日上午報到、下午開課)
廣 州 2014年04月11日—04月15日 (11日全天報到)
南 京 2014年04月24日—04月28日 (24日全天報到)
報考科目
|
級 別
|
費用(元/人)
|
級 別
|
費用(元/人)
|
能源管理師
|
中 級
|
3500
|
高 級
|
3800
|
能源審計師
|
中 級
|
3500
|
高 級
|
3800
|
節能評估師
|
中 級
|
3500
|
高 級
|
3800
|
碳資產管理師
|
中 級
|
3500
|
高 級
|
3800
|
合同能源管理師
|
中 級
|
3500
|
高 級
|
3800
|
含(培訓、教材、場地、講師、認證、考評、入庫、證書 );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具體報到地點另行通知;報到時持:身份證復印件、本人近期二寸藍底彩照2張照片,最高學歷畢業證復印件1份。注:可同時報考、可遠程教育,25名學員以上可開展內部培訓
五、考試/證書
學員完成全部課程考評通過,將頒發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監制(能源管理師)、(能源審計師)、(節能評估師)、(碳資產管理師)、(合同能源管理師)證書。官網查詢,全國通用,全國唯一編號,該證書作為個人崗位聘用、任職、定級和晉升職務的重要依據;也可作為單位申請資質、備案、減免稅收、項目投融資、招投標等綜合能力考評的依據。
六、聯系方式
聯 系 人:陳經理 電話:025-66924735 66654790
手 機:13002503671 QQ:544322411 729570298
郵箱:ichinaenergy@163.com
中國節能環保聯盟經濟發展研究院
二○一四年二月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