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中國中車微博上線發布了一則消息:Biang,Biang,中國中車起航了!這艘滿載您關愛的“中國航母”開始駛向遠方!今天一屆一次董事會上,中車董事長崔殿國,副董事長鄭昌泓、劉化龍,總裁奚國華,已經站在航舵崗位啦。
“神車”的駕駛者自然受到資本市場的關注。而在剛剛過去的5月,國資委、集中公布了41項央企人事任免令,這超出今年前4個月的總和——1月份13項、2月份4項。而去年7月任免令為當年最多,有30項,仍不及今年5月的數量。
《華夏時報》記者梳理資料發現,今年5月,共有25名央企董事長、總經理(總裁)級別的人員有所調整,涉及到13家央企。調整形式包括本企業升職、跨企業將帥互調、政企系統跨界等。
國資專家受訪時表示,此次調整只是個開始,央企高管將會迎來一波人事調整高峰,這有利于打破現有格局,推進遲遲沒有實質進展的國資國企改革。
央企大換帥
最近這波央企人事調整,最重量級的莫過于“三桶油”換帥了。5月4日,中石油、中石化[微博]、中海油集體換帥;其中,中石化董事長傅成玉、中石油董事長周吉平到齡退休,接任的分別是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王玉普、中海油原董事長王宜林,中海油總經理楊華升任董事長。
資料顯示,王玉普、王宜林、楊華3人均在石油行業從業超30年。王玉普1982年大學畢業后進入大慶油田,工作了27年后,2009年任黑龍江省副省長,后來又先后赴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工程院任職,此次調任中石化董事長,重回石油系統。
東風汽車(10.94, 0.19, 1.77%)公司新任董事長竺延風與王玉普的任職經歷頗為相似,走的也是“企業—政府部門—企業”模式。竺大學畢業后即進入一汽工作,一呆就是近24年,被稱為“一汽長子”,2007年他由商轉仕,任吉林省委常委、副省長。竺在此輪調整中接掌東風。
而在東風汽車任職超過33年的徐平,此次轉赴一汽,接替此前落馬的徐建一掌管一汽集團。
5月6日上午,中組部宣布竺延風任免決定的同時,免去了徐平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職務。第二天即公布了徐平新的任命決定。
“同行”將帥輪換在其他領域也有所體現,如攀鋼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姚林任鞍山鋼鐵集團公司總經理,5月底新任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的王炳華,此前是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央企負責人業內輪換是常有的事,好處在于不管換誰都是行家,而不同企業的業務各有側重,有利于企業的全面發展。”國資委[微博]一位人士稱。
企業內部升職也有,在國資委公告中,張兆祥被任命為中國冶金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此前他是黨委常委;官慶任中國建筑(9.97, -0.09, -0.89%)工程總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此前任總經理一職;何文波任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免去其總經理職務。
此外,一些央企負責人因年齡已到退休而離任。除了傅成玉、周吉平,陸啟洲所任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職務自然免除,到齡退出領導班子,還有中國五礦原董事長周中樞、中國醫藥(22.81, -0.48, -2.06%)集團總公司原黨委書記王麗峰等。
改革信號
在央企人事調整中,中國中車的人事安排備受投資者關注。在中車第一屆董事會中,董事長崔殿國曾任中國北車董事長,副董事長鄭昌泓、劉化龍均來自南車,總裁奚國華為原中國北車總裁。
業內人士認為,南北車合并后的人事安排基本是以“對等合并”的原則進行的,以實現機構、人員和業務的完全合并。
記者注意到,從南北車宣布合并到中車董事會成員最終確定,有一定時滯,而另一起央企合并案例則明顯不同,合并和領導班子調整幾乎是同一天宣布的。
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官網5月29日的一則新聞稱,經國務院批準,中電投與國家核電重組成立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5月29日下午,國家電投召開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大會。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王京清宣布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國家電投主要領導配備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