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BP公司發布了第65版《世界能源統計評論》,根據該報告,全球能源消費需求增速進一步放緩,能源結構表現出向著低碳燃料轉變的長期發展趨勢。2015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費需求只增長了1%,較10年來平均水平顯著放緩。這反映出全球經濟持續疲軟,特別是中國由工業型向服務型驅動的經濟轉型使其能源消費增速放緩。
報告指出,2015年,所有化石燃料能源價格均有所下降,并促使整個燃料結構發生改變。其中,石油市場份額出現1999年以來第一次增長,煤炭市場份額出現有記錄以來最大降幅。這使得2015年全球能源消費碳排放出現停滯,能源消費結構向低碳轉變。
一次性能源消費微增
BP統計數據表明,2015年全球一次性能源消費僅增長1%,接近2014年的增幅1.1%,但比10年來的平均值1.9%顯著放慢。除了歐洲和歐亞大陸外,其他所有區域能源消費增速均低于10年來的平均水平。
盡管新興經濟體繼續主導全球能源消費增長,2015年這些國家的能源增長速度為1.6%,也遠低于10年來的平均增長率。目前,新興經濟體占到全球能源消費的58.1%。2015年中國能源消費增長1.5%,為近20年來最低增速。盡管如此,中國仍然保持著連續第十五年世界能源消費增長最多的地位。2015年,全球所有化石燃料價格均有下降,并且達到自1986年以來最大的跌幅。2015年,布倫特原油價格平均為52.39美元/桶,較2014年下跌46.56美元/桶,為自2004年以來最低的年平均值。
煤炭出現最大降幅
煤炭行業的全球需求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大降幅。由于能源需求增長放緩,加上能源結構發生棄煤炭轉型,2015年來自能源消費的碳排放量增長處于停滯狀態。這一結果表明,2015年是近25年來碳排放量增長最慢的一年。
石油仍然是全球最常用的燃料,占全球能源消費的32.9%。石油消費的市場份額自1999年以來首次出現增加。煤炭仍然是第二大燃料品種,其市場份額占29.2%,是2015年市場份額唯一減少的能源品種。天然氣占一次性能源消費市場份額為23.8%。
石油生產消費增長較快
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石油消費增長了190萬桶/天,增幅為1.9%,較2014年增量110萬桶/天有顯著增加。
業內人士指出,石油消費相對強勢增長主要受到經合組織國家(OECD)需求的驅動,去年OECD國家石油消費量增加了51萬桶/天(增幅達1.1%),而過去10年該組織平均下降1.1%。消費增長遠高于歷史平均水平的有美國(增幅1.6%,即29萬桶/天)和歐盟(增加1.5%,即20萬桶/天),而日本下降了3.9%,即減少16萬桶/天。
經合組織以外,石油凈進口國的石油消費也有大幅增加。中國增加6.3%,即77萬桶/天,再次成為需求增長量最大的國家。印度石油需求增長8.1%,即31萬桶/天,并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
生產方面,全球石油產量增長連續第二年快于消費量增長。去年石油產量增長280萬桶/天,即增長3.2%,為自2004年以來最強勁的增長。伊拉克石油產量增加75萬桶/天,沙特增長51萬桶/天,使得歐佩克產量增加160萬桶/天,至3820萬桶/天,并超過2012年創下的紀錄產量。歐佩克以外地區石油產量從上年創紀錄增長后已放緩,但仍增長了130萬桶/天。
其中,美國產量增加100萬桶/天,為全球年度最大石油生產增量,并維持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地位。此外,去年巴西石油增產18萬桶/天,俄羅斯增產14萬桶/天,英國和加拿大各增加11萬桶/天。墨西哥減產了20萬桶/天,也門減產10萬桶/天。
天然氣產需增速放緩
2015年,世界天然氣消費量同比增長1.7%,雖然比2014年的0.6%有顯著增加,但仍低于10年來平均水平2.3%。經合組織以外地區天然氣消費平均增長1.9%,占全球消費量的53.5%,而經合組織國家消費量平均增長1.5%。在新興經濟體中,伊朗天然氣消費增長6.2%。中國增長4.7%,為世界天然氣消費增長最快速的地區。另外,俄羅斯天然氣消費需求下降5%。
全球天然氣產量增長了2.2%,快于消費增速,但低于10年來的平均水平2.4%。產量增速高于平均水平的是北美、非洲和亞太地區。美國去年天然氣產量增長5.4%、伊朗5.7%和挪威7.7%。歐盟產量急劇下降,減少了8%。
全球天然氣貿易2015年出現反彈,上升3.3%。管輸天然氣去年貿易量增加了4%。國際天然氣貿易量占到全球消費量的30.1%,管輸天然氣占全球貿易的份額上升到67.55%。